常言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所以醫生跟我們說:
人一定要靠自己!!
但唯有事情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時才能靠自己, 不然拿錢請別人還比較快又實在… 亂扯一通~XD 最近看到某家很夯的公司,轉投資下游,以應收帳款出資~ 以債作股,垂直整合! 筆者就找了幾個例子來驗證觀察,下遊客戶被以債作股,上游公司自己下海做的例子! 案一:強茂
- 股本約37e
- 擁有中國太陽能電池事業
子公司客戶沒錢還貨款,拿另一家可能是關係企業的股權來抵債,這家是個太陽能電廠。 整個案子deal size 約在5-7e台幣間,佔營收約5%;以股本來看約佔股本的20%左右,一次認損單年約虧2元上下。 [績效檢視] 檢驗隔年之績效,該公司仍處虧錢狀況,只是因為佔比小,看來不明顯。
案二:慶豐富
- 股本約11e
- 營收約在30-40e
以下哩哩扣扣共三家公司被拿來償還擔保,這幾家的價值由帳面價值估計約在8-10e,快比股本還大了; 也在營收1/3之譜,真的認損下去,虧個5元應該是跑不掉了。 Btw,這家當年的報表寫的很隱誨,好像有啥不可告人的祕密一樣… [績效檢視] 檢驗隔年之績效,這幾家公司仍是虧錢狀況,這幾家的投資額就重多了,所以對原公司負擔大多了。 案
三:關中
- 股本9e
- 營收約在40-50e之間
嚴格來說不算以債作股,但因為承擔風險的方式很像所以也值得被拉進來比較。 客戶破產被倒債以後,關中先認應收減損(個人對這部份表示肯定),但之後去把這家營業據點與存貨買下, 好處在不用承受即有客戶其他債務,也可以用便宜價買進,但承擔風險的方式與以債作股無異。 個人推測這家客戶是關中當時的最大客戶佔營收比重30%以上,而這筆投資的帳面價值"當時"大約在5e左右, 約關中的股本1/2,雖然當時關中的淨值不低, 但這部份第一年就虧了1.88e,一出手就虧了2-30%的投資案,只能說…..囧a。 [績效檢視] 我們觀察後續,就是這次美國的併購案把關中整個財務狀況往下拖, 看後續年度的報表可以發現這家公司一直燒,但老闆不認輸,堅持不斷投入燃料, 最終高額的投資損失與減損,讓關中從平庸走入全額交割的衰敗。 聲明一下這些案例的前提:
- 只是提供歷史資料有助思考,並非提供操作建議
- 或許有人認為一年就回頭檢視時間太短,要讓子彈飛一會~小弟也認同,讀者可以持續去follow,或許會有更深或不一樣的看法。
- 以上幾個例子比較負面,正面的例子可以找HSBC 與 東隆五金之類的例子~
綜合以上例子… 1.推測管理階層的想法: A.[以債作股] 好處是可以在今年的會計認列上,少打些一次性的壞帳損失。 若情況如許可,可分年認投資損失;運氣好一點起死回生,剩下就都多賺的~lol B.[不以債作股] 認列相關減損 不只是今年eps堪慮,若是大客戶倒了,未來幾年都堪慮… 2.一注壓很大的下場不太好… 3.強龍不壓地頭蛇,做本業卡實在 [幾點思考] 公司會倒一定都有原因,這很多的原因彙總出來一個結果,就是公司經營不善! 以債作股 = 買一家經營不善的公司,打算"靠自己"或讓"該公司"自己起死回生。 1.公司都可以弄倒,馬上再給一次機會會更好? 2.人一定要靠自己,但跨出能力範圍,靠自己會好嗎? 回頭去看,通常會被搞到債轉股的金額都不小…等於公司下大注在一個全新的地方或過往績效不佳的超高賠率賭註上… 顯然得背離了"先射子彈,再射砲彈"的優良公司作法,一開始就…主炮一齊發射~ 3.這一注中了就好,沒中呢? 讓重要客戶不倒閉,是否只是讓公司出海口"暫時"不出現變化,雖然公司出貨的大客戶"暫時"無虞, 4.但再度思考:客戶會倒閉,絕不是沒有原因,東西賣得好會倒嗎? 5.那去開這艘破船會好嗎?可以乘風破浪?
Buffett Qoutes Unless you are a liquidator, that kind of approach to buying businesses is foolish. First, the original 「bargain」 price probably will not turn out to be such a steal after all. In a difficult business, no sooner is one problem solved than another surfaces—never is there just one cockroach in the kitchen. (1989)
Don’t confuse 「cheap」 with a good deal 資料來源: 公開資訊觀測站 各公司財務報表 公司年報 綠能新聞網 鼠膽龍威
槍大感恩